豫剧+电音,《满江红》配乐何以如此“带感” 环球播报
“豫剧+电音的配乐,搭配主演们在深宅大院那狭窄幽深的胡同中‘暴走’的画面,太霸气、太上头!”春节档票房冠军、张艺谋执导电影《满江红》配乐登上微博热搜。有年轻观众留言“因为电影配乐喜欢上了豫剧”,也有人逐帧分析配乐与画面的契合点,还有很多观众沉浸于BGM无法自拔,在抖音模仿片中人急促的走路方式……从网友的反馈中,不难发现传统戏曲与电音的“混搭”,激荡出了“带感”的火花。
都说音乐是电影的灵魂,一部成功的电影离不开“声”入人心的音乐,《满江红》配乐何以如此“带感”,又为何会选用豫剧?导演张艺谋曾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因为岳家军大部分是河南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豫剧。给《满江红》配乐的著名歌手韩红是首次担任电影配乐作曲,她邀请了河南洛阳豫剧院首席板胡琴师李洪超和洛阳知名乐队斑马森林联袂制作。据主创介绍,片中有很多演员疾行的片段推动了剧情进展,豫剧的风格是谐谑、絮叨的,夹杂着生动的、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满江红》中一众“凡人”英雄,多是来自市井但心中坚持大义的小人物,使用豫剧是与片中人物的状态相匹配的。
(资料图)
电影里节奏激烈、声音高亢的豫剧唱段,由河南戏曲名家、中原第一“女丑”张晓英演唱。张晓英出生于梨园世家,擅长豫剧、曲剧、越调、小品等,从黑头成功转型为彩旦,现属于河南省曲剧团演员。《包公辞朝》《包龙图坐监》《探阴山》《打銮驾》《五世请缨》《穆桂英挂帅》《铡美案》……热爱戏曲的网友统计了《满江红》电影配乐中出现的豫剧经典唱段的出处。相比传统唱腔,片中的豫剧演唱去掉了原有的拖腔,节奏感更强、更铿锵有力,随着人物心情变化多端,烘托了紧张肃杀的氛围。随着《满江红》电影配乐的火爆出圈,也刷新了豫剧在年轻人群中的认知。
如果说戏曲名家的助阵,把河南豫剧带到了更多观众的面前,那么配乐团队的精心打磨,则让电影音乐的幕后创作引发了更多网友的好奇。“不同于一些保守的‘甲方’,张艺谋导演和作曲韩红给了我很多空间,让我可以打破束缚,去尝试之前不敢玩儿的音乐。”参与《满江红》配乐的沪上音乐人田汨告诉记者,在“感性而不走寻常路”的导演张艺谋鼓励下,主创团队对戏曲和当代音乐元素进行天马行空的碰撞,创作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电影配乐。
是中外乐器的交织与对话,赋予了《满江红》配乐丰沛的层次感。豫剧的演唱澎湃而来,让人马不停蹄的镗锣、梆鼓敲击人心,还有京胡、板胡、高胡带来的“最炫民族风”;失真吉他制造的酷炫音色,配上镜头里逼仄的胡同、演员沉郁的表情……混搭起来,形成一波又一波的视听冲击。配乐工作的难点在于要把所有看似“不搭”的音乐元素采样以后,再修剪、重组成为平衡状态的整体。毕竟豫剧和电音的结合不可能是简单的拼贴,多一分可能太新潮,少一分则失了戏曲的韵味。“音乐跟着画面跑一遍,你就知道协不协调了。”田汨说,为了让音乐节奏能准确地贴合电影、渲染故事氛围,“配乐团队对画面和音乐的把关甚至细致到了每一帧”。
《满江红》电影配乐所掀起的热度,让更多业内人士深入思考音乐应该如何更好地为电影服务。有不少音乐人在从业初期,往往更注重音乐本身,与电影画面结合时就显得喧宾夺主。“电影配乐,是所有声音加上画面、台词、音效‘合力’塑造下的结果,无论使用的音乐风格是传统的还是前卫的,都不能游离出电影本身。”有着多年电影配乐工作经验的田汨表示,音乐人在为电影配乐时,要从单纯的音乐创作中“抬起头来”,“知道音乐什么时候是主角,什么时候是配角,才会创作出更优质的电影音乐”。
相关链接:
这些经典影视剧配乐,与民族音乐血脉相通
在许多经典影视剧作品中,那些扎根于泥土、与民族音乐血脉相通的音乐,至今广为传唱。创作者们吸收融汇各种戏曲和民间音乐的风格、节奏等语汇,从中国大地丰富的音乐资源中汲取灵感,让配乐成为一部部影视作品的灵魂,直击人们的心灵。
电影《红高粱》(1987年首映)是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而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在为这部影片创作音乐时,首次使用了音团、音块的写法,以唢呐齐奏模拟人声呐喊。《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加入了打夯歌元素与秦腔花脸的唱法,30支唢呐、四支笙、一座大箭鼓齐奏“高粱地”,痛快淋漓地表达了生命的呐喊。
由黄蜀芹执导的电影《人·鬼·情》(1987年首映)以河北梆子名伶裴艳玲的真实经历为蓝本,讲述了戏曲演员秋芸的心路历程。作曲家杨矛没有按戏中戏的方法照搬戏曲音乐,而是保留河北梆子的唱腔,以河北民歌《茉莉花》的音乐为基调,新创了电影的主题音乐,将主人公现实与舞台的世界衔接得完美无缺。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1998年首播)主题曲《好汉歌》,也是音乐家赵季平最脍炙人口的歌曲创作之一,借鉴在山东、河南等多地民歌曲调的基础上打磨而成。伴随著名歌手刘欢荡气回肠的演唱,让歌曲获得了巨大成功,也成为“梁山好汉”最深入人心的“代言”歌曲。
武侠电影《卧虎藏龙》(2000年首映)由谭盾谱写配乐,获得2001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主题音乐由大提琴家马友友担任主奏,而《南行》(竹笛)、《交锋》(琵琶)、《穿越竹林》(箫)等篇章中穿插大量民族传统乐器演奏,渲染着或杀机四伏或宁静致远的精彩画面。
作者:姜方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黄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