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牡丹”花开动京城,上昆携全本《牡丹亭》赴京展演 环球关注

新民晚报     2023-03-09 11:03:50

昨天19时30分,北京中央歌剧院大台阶上的人潮悉数涌入剧院,仍有几位痴情戏迷等候在此,期盼着买到一张剩余的戏票。这是上海昆剧团全本55出《牡丹亭》首次赴京演出,参演“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台上美不胜收,台下座无虚席,上本戏票早早告罄,今晚的中本和明晚的下本也已卖出九成五以上。


(资料图片)

全本方显原汁原味


盛名在外的全本《牡丹亭》,目前上昆独一家复原“牡丹真国色”。“这台演出的意义就在于,它是最大体量的《牡丹亭》,让我们当代人可以接近几百年前的戏剧体验。”最近正在北京人艺排戏的濮存昕,昨晚特地向剧组请假前来观看《牡丹亭》,上本看罢,他更加期待看到中本和下本的呈现。

在全本《牡丹亭》里,上昆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的优势也得到发挥,杜丽娘和柳梦梅扮演者由青年昆曲闺门旦罗晨雪、女小生胡维露挑梁,“昆三班”梅花奖得主吴双在剧中分别饰演判官和完颜亮。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演绎塑造出了杜夫人、春香、陈最良、石道姑、李全、花神、杨婆等剧中配角,为演出增色增趣。

在北京的上一站也是《牡丹亭》全国巡演首站银川,罗晨雪对西北观众的热情印象深刻,“唱到《皂罗袍》的时候,观众听的时候都安安静静,唱完马上掌声雷动,作为演员特别受鼓舞。”银川站延续了去年上海首演的节奏,两天演完三本大戏,北京场则是连续三晚演完三本。罗晨雪介绍道:“每一出戏都是环环相扣的,三本戏的《牡丹亭》最好看,节奏也最紧凑。它有别于传统的浪漫主义的《牡丹亭》,全本让它更加现实主义,情节走向和故事线都会特别流畅。”

推新方能青出于蓝


散场后的电梯间里,北京戏剧界专家交口称赞“成熟了”“两位主演进步不小”,濮存昕翻看节目册时没想到,“胡维露只是国家二级演员啊?”接着笑言,“演完柳梦梅可以升了”。在濮存昕看来,《牡丹亭》中蕴藏的传统文化为当代观众打造了一个最美的梦,“家底儿的经典作品,就是需要年轻人一代一代去传承,北京人艺的《茶馆》演了快800场,仍然在演。”

岳美缇、张静娴两位昆曲表演艺术家专程赴京,为爱徒胡维露、罗晨雪把场。去年在上海首演时,青春靓丽的柳梦梅、杜丽娘组合让观众满目清新。去年春天,张静娴就开始给罗晨雪上课,闺门旦滚瓜烂熟的“袅晴丝”“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等经典唱段从头来过,本就是成熟演员的罗晨雪,重回到一张白纸的状态。张静娴也曾碎碎念:“这一辈子你也许就这一次机会,一口气三台大戏让你过足瘾,看你怎么挑起这副担子。”罗晨雪回答老师:“再苦我也认,太值了!”

传统《牡丹亭》折子里,主要的戏份落在杜丽娘身上,因而大众印象里的《牡丹亭》是出才子佳人戏。然而当杜丽娘由生到死后,《牡丹亭》就成了小生戏,演好柳梦梅,是每个小生努力的方向。全本里,柳梦梅有了完整的人物线,比如他其实是柳宗元的后人,却家道中落,需要为生计和仕途奔波。演绎柳梦梅的过程,让岳美缇看到了胡维露的蜕变,“胡维露有韧劲,也爱钻研,以前抓不住柳梦梅的状态,我就给她一些借鉴的方法,她几乎是每天从头来一遍,最后大家都看到了,她在舞台上‘亮’了。”(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马上评丨是回归,更是超越


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全本《牡丹亭》的推出,是回归,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一次探本溯源,也是超越,是对古老艺术不断在当代焕发新姿的一次生动实践。

“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昆曲的今天。”“55出体量的《牡丹亭》,是只有盛世才能完成的盛举。”虽然没有登台,但张静娴和台上的学生一样激动,看着学生完成了她的舞台梦想,眼里满是欣慰。

时光倒退到20世纪50年代,年富力强的传字辈艺人正是岳美媞、张静娴的老师,他们带着感恩之情进入新中国,将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岳美媞、张静娴和同学们便一刻也不敢懈怠,从柳梦梅、杜丽娘的年纪唱到了耄耋与古稀,昆大班、昆二班已渐渐淡出舞台,可却从他们的手中,带出了如今的昆四班、昆五班。

尽管1999年上昆已经推出过一版35出的《牡丹亭》,但这一次,大家意见很一致,绝不仅仅是复排那么简单,上昆要做的是打碎自己,再造一台新经典。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管是花发的国宝级艺术家,还是正值最好舞台年华的演员,唱过上百回的戏,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创造活力。

五班三代,守正创新,上昆用戏曲语汇构建起中国叙事、中国表达、中国价值,让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经典古戏、文化遗产“活起来”。(赵玥)

X 关闭

亚洲工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邮箱:553 138 779@qq.com